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精华!世界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近日,世界银行于其官网发布了最新一期的2021年6月中国经济简报。在报告中,世界银行调整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并指出,中国需要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才能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

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十分强劲。假设新冠疫情继续得到控制,今年的增长率预计会达到8.5%。然后,随着低基数效应消退,2022年增幅将回落至5.4%,回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趋势。

总需求的构成预计将继续向国内私人需求倾斜。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消费者信心改善,实际消费增长预计将回到疫情之前的走势。投资也仍是增长引擎之一,但投资结构中私人投资的比重将上升,这是因为制造业在外部需求强劲和收入增长的形势下资本支出有所增加,抵消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影响。

面对进一步的全球复苏,强劲的出口需求将在短期内使工业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但随着进口增长回升和2022年国际旅行缓慢恢复,中期来看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尽管最近进口原材料价格猛涨、内需走强,但由于生产者价格上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导有限,再加上去年猪瘟过去之后猪肉价格逐步回落,今年消费者价格通胀预计仍将低于目标水平。

展望今年经济反弹之后的更长远未来,政策制定者应着力推动促进增长的结构性改革,引  导经济走上更绿色、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开展多项相辅相  成的改革:

一要增强税制累进性,同时建立更强大的社会安全网,以遏制严重的收入不平等,促进消费; 

二要更广泛地使用碳定价,同时扩大绿色投资,并采取措施确保低碳增长转型的公平性;

三要通过进一步缩减民间投资和外国投资负面清单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减少要素市场的扭曲(包括金融体系的扭曲),以确保所有企业可以平等竞争,无论其所有制如何。中国“十四五”期间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将推动生产率提高、收入增加,带来更平衡、更多由消费驱动且更具环境可持续性的增长。

中国的复苏有所扩大但仍不平衡  

中国由于疫情控制有效,经济活动继续趋于正常。尽管今年年初新冠病例局部爆发,但通过有效实施包括大规模检测、接触者追踪和局部限制等手段在内的精确防控策略,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图A)。随着新增本土病例的减少,大多数地方对国内人员流动的限制几乎完全取消。中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疫苗接种,最初行动较为缓慢,但继近期数个地方出现小规模疫情之后,最近几周接种速度加快(图B)。截至6月20日,已有超过47%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

疫苗.png

到2021年一季度,产出已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约7.7%。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2021年一季度增幅则跃升至18.3%(下图A)——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季度的基数很低。从环比来看,实际GDP增长率从2020年四季度的3.2%放缓至2021年一季度的0.6%。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今年头两个月因疫情管控而再次实施人员流动限制,对经济活动造成临时性干扰。自3月起来,经济活动数据表明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复苏势头略有放缓(下图B)。

增长.png

中国的通胀风险  

当前中国通胀压力增大,今年CPI和PPI通胀均有上升。

传统上,CPI通胀波动主要由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变化所驱动。食品价格约占中国CPI篮子的30%。猪肉价格波动很大,是食品价格波动的最大贡献者,而猪肉价格有其特有的变化动态,主要是由供需不匹配所造成。去年猪瘟爆发后猪肉价格飙升,但此后创纪录的猪肉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恢复促使肉价回落,整体CPI通胀随之下降。同时,由于大宗商品在CPI篮子中只占很小份额,其价格波动对整体通胀的影响较小。例如,如全球原油价格上涨10%,只会使中国CPI通胀率额外提高0.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PPI通胀主要由大宗商品和工业价格驱动。PPI的变化通常由上游行业的发展态势主导(Chen L, et al.,2018)。最近PPI通胀增幅的约75%来自石油和非石油商品价格的上涨。中国的PPI对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极为敏感。简单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全球油价10%的上涨会使中国PPI通胀率提高0.9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由于通胀从上游到下游行业的传导性较低,目前中国消费价格通胀上升风险看来仍较有限。继续开展解决供给制约、改善资源配置和加强国内竞争的改革将有助于抑制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前景

受低基数效应、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和出口强劲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提速至8.5%(下表)。

世行.png

这比世行去年12月的预测(世界银行2020b)高出0.6个百分点,做出这一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强于预期。在这种形势下,经济活动将稳歩走向正常化并逐渐向疫情前的增长路径靠拢。但由于总需求将限制经济活动的扩张,到本预测期末,增长路径将比疫情前预测的水平低1-2个百分点。政策重点预计将继续从促进经济活动转向降低金融稳定风险。

总需求的构成预计将会继续逐渐向国内私人需求倾斜。在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和消费者信心改善的支持下,实际消费增长预计将逐步回到疫情之前的走势。投资结构中私人投资的比重将上升,这是因为制造业在外部需求强劲和收入增加的形势下资本支出会有所增加,抵消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影响。 

从供给侧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预计将从工业生产转向服务业。随着疫苗接种加快,旅行和人口流动限制会进一步放宽,消费者信心增强,原本滞后的服务行业复苏将会加快。同时,近期高于长期趋势线的工业生产可能会受到政策支持力度减弱、与去碳化相关的减产和房地产调控收紧等因素影响,增长预计会放缓。

总体通胀率预计稳步上升,但仍低于政府今年3%的控制目标。这反映了低基数效应、需求强劲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猪肉价格是推动中国CPI通胀的主要因素,而随着供应的持续恢复,预计猪肉价格将进一步回落。排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通胀预计将稳步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支出日趋坚挺,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会部分传导到消费品。预计PPI通胀先是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在今年达到峰值,然后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而下降。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存在,政策制定者将会继续采取逆周期信贷紧缩措施,并可能放慢与去碳化相关的减产步伐。

到2022年,经济增速预计会因为财政和货币支持减少、房地产和宏观审慎监管收紧而放缓至5.4%。这反映了逐步去风险和去杠杆措施、政策正常化以及净出口下降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内需将继续按疫情爆发前的趋势发展,需求结构将逐渐向国内私人支出扭转。到2022年底,由于财政整顿、去风险和去杠杆可能会给经济增长造成一些拖累,GDP增幅将稳定在略低于早些时候趋势线的水平。

中国将走上更包容、更有韧性的疫后发展道路

世界银行的这份简报认为,中国未来将走上更包容、更有韧性的疫后发展道路。

鉴于经济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有关当局需要保持敏捷,积极主动地调整宏观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内容。要保持反应灵敏的货币政策,管理金融领域的脆弱性以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灵活部署财政政策以确保短期复苏,同时促进中期再平衡。

着眼于今年经济反弹之后的更长远未来,政策制定者应大力推动促进增长的结构性改革,引导经济走上更绿色、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发展道路。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艾卡思预计,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的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渐由宽松转向更加中性,为内需与个人消费的恢复性增长提供支撑。

来源:世界银行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于开银
开银介绍
开银服务
综合服务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021-50350966
ky-marketing@kaiyinwm.com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朝阳区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开银资产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090号      京ICP备2021017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