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数字经济: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各行各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将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双向赋能。


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持续较高的增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云计算作为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生态日益繁荣,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承载各类信息化设施和推动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也保持高速发展,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781亿元,增速超过33%,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放缓,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00亿元。私有云的市场规模也同样持续扩大,增速平稳,去年达到了791.2亿元,同比增长22.6%。

在中国互联网大会链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大数据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治理能力,还是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对国家网络安全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也非常重视。“但要注意,我们需要数据活起来,要适应中国的特点。”

据测算,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718.7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领跑全球数据市场。我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受政策环境影响、人才创新、资金资源等因素影响,北京大数据产业实力雄厚,大数据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35%。大数据在金融、医疗健康、政务几个大领域成绩突出,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控制成本,利用AI技术来提升数据管理的能力,加强联动关联分析技术,来提升隐私计算的水平。

数字经济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网络设施,特别是5G网络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新增移动通信基站90万个,总数达931万个,5G网络用户数超过1.6亿,约占全球5G总用户数的89%。

在互联网骨干网络建设方面,骨干网扁平化发展,“富”互联时代加速到来;“全方位、立体化”网间架构布局初步形成;国际互联网布局实现持续扩展。

在互联网带宽建设方面,基础电信企业骨干网更新换代;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互通带宽激增;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带宽持续大幅提升。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近期的互联网大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4G和5G独立组网网络,目前5G已建成基站91.6万个,占全球70%,5G连接数已经超过3.65亿,占全球80%。

下一步我国将加强对5G、大数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基础核心技术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抓住数字赋能产业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总体来看,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稳定增长,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治理逐步完善,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未来,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有必要发挥我国网民规模大、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落地。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依靠用户的快速增长,我国在电子商务、社交、出行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用户规模增速放缓的趋势下,我们还需在技术创新、应用上下大力气,解决痛点,在产业探索上先行一步,形成市场和技术的良性互动,开拓更深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保持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动新基建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也同样关键。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让人们共享技术发展成果的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向基层、向农村延伸,打开更广泛的市场。未来,随着我国数字基建提速,更多潜在应用场景将会大量涌现,从而助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更新迭代。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抓住数字赋能产业的新机遇,将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于开银
开银介绍
开银服务
综合服务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021-50350966
ky-marketing@kaiyinwm.com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朝阳区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开银资产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090号      京ICP备2021017026号-1